| 产品英文名称 | PI | 
| 产品中文名称 | PI | 
| 别名 | PI,碘化丙啶 | 
| 特点&优势 | PI可作为细胞活力分析的荧光探针之一。不仅可单独使用;也可以同Calcein-AM、Hoechst 33258或 Hoechst 33342等活细胞荧光探针一起使用,同时对活细胞和死细胞染色和鉴定。也能够与488 nm激发的荧光素如FITC和PE等联合使用。 | 
| 使用中注意事项 | •1.使用前请将产品瞬时离心至管底,再进行后续实验。2.PI被普遍认为具有致癌性,请注意适当防护。3.荧光染料都存在淬灭的问题,尽量避光立即观察来减缓猝灭。4.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,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。 | 
| 保存建议 | 4°C,避光保存12个月 | 
| 运输条件 | 冰袋运输(蓝冰) | 
| 警告 | 本文列出的产品仅供研究使用,不适用于人类或临床诊断。我们产品所推荐应用,不是建议使用我们的产品去违反任何专利或许可证。对于使用本产品可能发生的专利侵权或其他违规行为,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。 | 
| 背景 | 碘化丙啶(Propidium Iodide,PI)是一种常用的细胞核荧光染料,作为一种溴化乙锭(EB)的类似物,能够嵌入碱基对之间实现与双链DNA结合。PI经488 nm荧光激发,产生相对较大的斯托克司频移后,并在617 nm处具有最大发射波长。另外,PI不能穿透细胞膜而被排斥在活细胞外,但是可以穿过破损的细胞膜而对核染色。利用以上特性,PI可作为细胞活力分析的荧光探针之一。不仅可单独使用;也可以同Calcein-AM、Hoechst 33258或 Hoechst 33342等活细胞荧光探针一起使用,同时对活细胞和死细胞染色和鉴定。也能够与488 nm激发的荧光素如FITC和PE等联合使用。 | 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ig.BMD0065 - PI